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管理机制的创新
添加时间:2021-08-06一、创新教学质量的评价机制
评价教学质量体系除了标准之外必须具备载体,否则,就难以评价教学质量的优劣。因此,在教学质量评价上,可将精彩课堂作为载体和手段,围绕教师队伍的整体授课为主线,提升讲课效果。以某校为例,把“精彩课堂”作为载体,任课教师参与精彩课堂,各个二级学院组织由专业团队的负责人组成的听课小组随机听课,督导室成员不定时听课,同时发卷给学生调查教师的授课情况,实行同行评价和学生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去评价授课的优劣,从而,有效提高教师的授课质量和积极性。而目前学校对于优质课的评选,只重点关注在如何讲课,这种评价就会让教师将备课精力投入到一次课“作秀”上,而不关注思考整门课程如何教和如何带领学生学。为了改变这种评价标准,精彩课堂的评价改变了原来只关注教师“教”而忽视学生的“学”,改为重点关注学生“学”,关注学生的思考点,注重学生的学习资源和良好氛围,从而激发学生由“要我学”变为“我要学”,并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激励学生如何学、如何思考、如何讨论、如何交流、如何合作、如何获得结论等行为表现和学习综合素质的培养,用鼓励与引导的方式来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发展,教师重新审视教与学的过程,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评价教师课堂教学,以保证课堂教学质量。
教学质量评价还要将课内评价和课外评价相结合。以某校为例,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,仅凭其在一次课上的表现显然是片面的,不客观的。在优质课评选过程中,展示给评委们的内容都局限于一次课、一次教案、一次教学设计,用一次课的内容来对教师的教学质量下定论,容易使评优质课的导向发生偏差,不注重整体,只关注局部,只看教师教,不看学生学。因此,精彩课堂的评价除了随机听一次课之外还延展到课外,对教师的教学工作做一个全面的评估。课外的评价可从这几个方面进行:第一、教师所授这门课程对学生产生了哪些影响。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,能否运用所学的知识、个人素质的提升、学业水平考试情况等等。第二、教师对促进学生成长和发展所起的作用。看教师是否给出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和存在的问题,指导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、二课活动、素质的提升等等。第三、对教师素质进行综合评价。如职业道德、学科知识、文化素养、参与团队活动、专业建设、学生管理、竞赛指导。第四、对教师教学业绩进行多方位评价。如教学成果、自制多媒体教学课件、微课、慕课、帮助学生自助学习的网站、在线开放课程、学习资料等等。教师平时对教育工作付出的劳动和心血,课程中是否融入思政,达到育人的终极目标,取得的哪些教学成绩,最能评价教师的业绩。精彩课堂的评定具有促进教师发展和提升的作用,促使教师全方面发展,多角度看待问题,与时俱进。改变了过去评优质课的“听一堂课,看教案,看教学设计、专家评委、领导说了算”的局部评价方式,形成教师、学生,课堂、课外的整体、多方位的评价。精彩课堂的评定过程,把评价与探索相结合,给授课者一定的建议和讨论的机会,变成教师与专家之间思想的碰撞与交流过程,把教学效果与学习效果相结合,让精彩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和激发者,成为激发教师教育智慧的促动过程,成为教师成长的提升和开拓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。
二、创新教学质量管理的监控和激励机制
某校教师教学质量考核采用多层次、全方位、全过程,即期初教学准备检查、期中教学检查、期末教学检查。通过三阶段的检查,了解教师教书育人的态度和备课情况、教学改革的措施及效果,学生对教学的建议和意见等方面的内容。其中最关键的期中教学情况的检查,听取专职督导组成员随机听课时对课堂的建议和意见,学生问卷调查情况,师生面对面的建议和意见,对于有问题的教师提出整改意见,为后期的教学提高质量。同时要求有问题的教师多听授课质量高的教师的课,向精彩课堂出色的教师学习。新葡萄官网成立了质量管理处专职处室,质量管理处下成立督导室,督导室成员是由学校聘任的各主要学科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教师。督导员具体负责各种日常教学检查工作,对于申报精彩课堂的教师,督导室在一学期内要组织多位专家对该教师随机推门听课并评分。为了突出学生主体,确保评价的公正和客观,采用学生问卷的方式,质量管理处和教务处调查时采取随机抽查的方式,每班发放问卷,全班学生都参与评价并提出建议和意见。聘请校外专家讲学或听课,每学期学校特别邀请校外专家到校授课或讲学,要求教师对照专家的授课或讲学剖析自己的授课,听取校外专家对教师授课的点评。这种多层次、全方位、全过程的监控体系,可以较好地保证教学质量,也极大地促进教师狠抓日常教学工作,注重在每个授课各个环节和整个过程,教学中追求精益求精,不断地反思教学,优化教学过程,采用多途径的教学方法和手段。
为了进一步激发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能动性和积极性,必须对现有的激励机制进行创新,对于“志存高远,爱岗敬业,为人师表,教书育人,严谨笃学,与时俱进”的教师给予物质与精神的奖励,来激发教师更大的工作热情。应当明确将授课质量与教师的待遇挂钩,彻底区分“混”“庸”的工作态度,打破教学工作的“大锅饭”和“职称铁饭碗”的分配制度,加大课酬等级差距。应体现教师教学质量高,付出的劳动多,价值量不同,收获和回报也不同。要大力改变课程自己教、自己出题考的评价方式,多采用题库或第三方评价。对于有成熟的第三方评价的课程,如信息技术、C语言、JAVA等,一律要求用第三方评价的结果来参与教学质量评价,确定评价的公平性。不仅仅是绩效待遇与教学工作量挂起钩来,而且要把绩效待遇与教学工作的质量挂起钩来,充分体现优质优酬。学校要有“向管理要质量、向管理要效益”到“人尽其才,物尽其用,质量就是效益”的管理境界去创新激励机制。只有高水平、高质量、高效率的管理,才能实现教学的高要求、高水平、高质量、高效益。因此,教师必须以全面提高教学整体质量为目标,管理者加大对管理制度和管理手段的创新,实行科学规范、严格有效的管理。为此,提升教学管理者的认识高度,根据时代发展和管理要求不断创新机制,才是提升教学质量的根本之道。
三、创新教学质量诊改机制
成立教学质量诊断机构,需做好顶层设计,形成顶层到个体的管理体系,开展由上到下推动全校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工作。建立校长坐镇,质量管理处全面管理,学院院长负责的质量保证组织体系。质量管理处统领决策、生成、资源、支持、监控五个纵向系统,学院院长掌管学院、专业、课程、教师、学生五个层面,发挥各级职能的作用,聚焦发力、全面保障学院在质量生成过程中的核心功能。质量管理处统领、二级学院院长负责、专业主任主管的管理体系。学校发布年度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工作报告,统一规划协调全校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工作。质量管理处指导和检查学院日常诊断工作的开展,质量管理处汇总各学院情况后提出改进意见,并上报给学校。各个学院在每一个诊断和改进阶段后对比改进情况,总结诊断中的问题和改进诊断的措施、方法,协调和指导各专业群的诊改。专业主任指导和审核老师制定个人诊断和改进计划、措施,并在日常管理中予以监督和交流。专任教师依据专业发展需求和自身教学科研能力发展情况,制定个人诊断和改进计划。
教学质量的落脚点在专业建设和课程教学。专业层面每年要对专业的需求、专业开设的条件、教师队伍的建设、课程体系的改革、课堂教学与实践、教学管理与制度、校企合作与创新、质量监控与成效进行反思、诊断,进一步修订人才培养方案、教学实施方案,改进授课计划,调整课程。
课程层面每学期应该对课程内容调整、教材选用与建设、课程资源建设、课堂教学效果等内容进行反思、分析和诊断和改进,教师层面应该课后必反思,优化课程教学设计,切实实施有效教学,提高教学效果,提升教学质量。教学质量的落脚点在课程教学设计、课程教学实施。(节选自《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》2021年第3期)